西北大学侨联简介

侨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侨联的性质决定了为侨服务是侨联的根本宗旨,侨联的基本职能是“群众工作、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外联谊”。

百年老校西北大学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与“侨”有着不解之缘:1912年3月,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翔提出创立西北大学,并出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同时,推出钱鸿钧为校长,两位均是陕西最早的留日学生。据西北大学侨联原主席周信基同志回忆,解放前西北联大(西北大学前身)时期学校就有侨联组织,同时有归侨及子女在学校读书。1950年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假招考新生的规定》中明文规定:西北大学可招收华侨学生。1959年到1965年,我校印尼归侨邱燕昌当选西安市侨联第一至第四届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校侨联组织工作曾一度中断。    

1988年1月30日,我校恢复成立了归国华侨联合会,大会选举申洁茹为侨联主席,周信基为副主席兼秘书长,万兆春为副秘书长;陈登寿、程德斌、周天佑、金芷为委员。侨联成员43人。此后我校侨联步入正式发展轨道,侨联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活动,侨联组织日渐完善。1995年9月,校侨联完成了我校归侨、侨眷、留学生、台属的调查登记工作,登记归侨、侨眷56人,台属83人。1998年1月,校侨联对新侨民进行了重新登记,会员达132人。

2004年3月,我校侨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万燕生担任主席,陈超、白晋涛、宫芳担任副主席,王金燕担任秘书,周信基(兼顾问)、贾晓荣、牛红亮、徐蓉担任委员。2010年5月,我校侨联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牛红亮任侨联第四届委员会主席,白晋涛、任君瑞任副主席,宫胜任秘书长,万燕生、郭旗、洪篷、杨康善、朱晚秋任委员。

2001年10月,我校侨联万燕生当选为西安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12月,我校归侨陈超当选为西安市侨联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万燕生任委员;2012年10月,我校侨联牛红亮当选为西安市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常委

2003年11月,我校侨联万燕生、陈超当选为陕西省侨联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009年2月,校侨联归侨陈超当选为陕西省侨联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牛红亮当选为陕西省侨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2014年2月,我校侨联牛红亮当选陕西省侨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多年以来,我校侨联工作基础扎实,影响较大,具有一支素质较高数量较多的归侨侨眷队伍。 我校侨联现有侨联成员200余人,其中归侨8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新时期的西北大学侨联将继续立足本职,全力为侨服务,使侨联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成为西北大学归侨侨眷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