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了各族人民?
没人能想到,60年前,众多中国人还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日子,如今13亿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达到了小康;没人能想到,30年前,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曾是很多人的追求,如今手机、电脑、汽车、等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几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的提升,综合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几十年来,各族人民切身感受着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共同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方针,坚持共同富裕道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体现到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到不断提高各族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到充分保障各族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不仅惠及了汉族群众,也惠及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从财政、金融、税收、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给予倾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给少数民族群众带来更多福祉。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170元,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3389元 ,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从大面积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巨大飞跃。各族人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有些民族,经过国家多年的重点扶持,整体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基诺族是1979年才经国家确定的民族,人口仅2.2万,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基诺山乡。解放初期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就是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那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103元。如今基诺山的面貌焕然一新,平坦的柏油路从城区直通乡政府,摩托车穿梭在柏油路上,两旁盖起了许多新的楼房,农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最快的3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变化最大的30年,是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
胡锦涛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和国家一定会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人民,让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